第七百九十五章 抗生素-《大明第一贡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谢迁这会也顾不上什么身份地位的,也顾不上什么颜面,只想进城去探望孙女的病。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张周闭门造药,朝中事其实有不少在等着他处理。

      毕竟已是腊月二十九,连皇帝这几天都有事要找张周,甚至朱祐樘还打算请张周入宫过年。

      在朱祐樘看来,张周这几年为大明做事太多,一直还没有好好犒劳一番,这个年他打算把张皇后和贤妃都叫上,把自己的儿女也都带上,顺带让张周也带着孩子进宫,甚至张周愿意也可以带着妻妾,到时两家人坐在一起吃饭。

      对朱祐樘来说,他跟张周之间并不见外,他甚至把张周当成亲兄弟一样,甚至亲兄弟都没这么亲。

      随即杨鹏便让人去找张周,通知这件事。

      而张周此时还戴着专业的护具,正在实验室内,而周围的几个工匠都是常年跟着他的,对他也是比较熟悉的。

      随后在张周知道杨鹏到来之后,也是跟着一起出来。

      “公爷,您这是……”杨鹏很惊讶。

      先前他已经找过张周一次,但那次的事不太着紧,也就没刻意来见。

      这次是皇帝有吩咐,他也就有底气来找寻。

      张周让人将他的护具给摘下来,这才道:“在制造新药,很重要。”

      “何等新药,需要您……”杨鹏也好奇啊。

      你张周不在研究新兵器,居然在这里研究新药?难道你以后打算转行当大夫?

      张周叹道:“有些事也没法明说,毕竟还没成。杨公公,坐下来叙话。”

      “好。”

      杨鹏坐下。

      张周这才道:“这种药,若是能研究出来,以后士兵们再在战场上受伤,甚至是有重大伤,能减轻伤口感染,大大提高受伤者的生存几率。”

    
  “啊?”

      杨鹏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  在这时代,士兵受伤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。

      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受伤,伤口迁延不愈不说,还有可能会感染,一点小伤就会要人命。

      至于什么“刮骨疗伤”的,在这年头并不鲜见,有的时候一些人伤口感染后高烧不退,也只能通过断臂求生等方法来活命,用刀来挖伤口已经是司空见惯。

      就算是有的人病愈了,也会形成痈疮等,伤口愈合之后很容易重新撕裂溃烂,甚至每过一两年就会发作一次。

      张周道:“就是这药,要造出来太难。”

      杨鹏急忙道:“要真是能造出来,那真是……救世人于水火,将士们必定将您奉为神明。”

      张周笑道:“杨公公谬赞了,其实我研究这药,还以为,这药除了能治伤外,还能治疗很多特殊的疾病,诸如风寒等,有很多人因风寒而恶化,导致肺炎而丧命,要是有了这药,或就能……”

      说到这里,张周最先想到的,就是在历史上于十八年后朱厚照这个倒霉蛋,不就是这么患病死的吗?

      落水得肺炎,那一定是细菌性的,至于有没有被人下毒等,张周也不会持有阴谋论,他觉得就应该是肺炎拖延研究而导致。

      杨鹏道:“那是……咱家这就回去禀告于陛下。让陛下知道这好消息。”

      张周笑道:“还是等药研究出来之后再说吧,我怕让陛下失望。”

      “哦,那您……后天还入宫吗?”

      杨鹏急切问道。

      朱祐樘是想在年初一中午,举行这次两家的家宴,所以也算是有两天准备时间。

      张周笑道:“麻烦跟陛下回禀,要是后天之前,我能把药研究出来,那就去,若不然的话,可能还要再加加班。”

      “加班?您用词真是……特立独行,不过如此还是要跟陛下提了,咱家也为此感觉到高兴啊,有您在,这药迟早能造出来,大明将士有福了,百姓也有福了。”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张周就没好意思说。

      按照目前青霉素的制造成本,能制造出来一批,可能花费的人力物力是难以想象的,如果市井都要用上,那必然要形成产业化,至少在十年之内……还是难以形成的。

      大明的工业化进程毕竟还很慢。

      他张周来这世界,不过也才不过四年多不到五年时间。

      弘治十一年秋,如今是弘治十五年腊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