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卷 本源传承 第356章 厚聚空间-《星月无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正是在神木界时,沈翀从天老和木兰的口中知道,这世界上能诞生属性本源。是十分奇妙的事情。可是属性本源刚刚诞生时,是很微弱的,必须要经过千万年的积累,不断吸收外界的属性灵气,才能得到成长。

    比如沈翀当初得到了双兽流萤锏和一颗雷源灵珠。这件地灵圣宝共有四个部件,沈翀机缘巧合下,一人得其中三件,然后在天老的帮助下,成功进行了雷之本源的传承。

    但是,双兽流萤锏中的雷之属性本源很弱小。因此在沈翀接受完本源传承后,便消耗完了。

    以后,就算再有雷元体之人得到双兽流萤锏,也无法接受雷之本源传承了。

    而木兰的神木本体之内的木属性本源,其规模就要大一些。在沈翀、傅薇、蚯虬三人一同接受本源传承后,才消耗一空(星月无双356章)。

    仅从属性灵气的量上来说,木兰体内的木之本源,要比双兽流萤锏中的雷之本源多三倍。

    ‘岩心球核’内的土之本源的规模,竟连阿岩口中的大能者都震惊了,那里面的土之属性灵气又该有多少了!?

    这样恐怖的能量,难怪能诞生出地岩星这样奇特的星球。

    阿岩的讲述还在继续着:“大能者说,‘岩心球核’中的土之本源规模惊人,导致每次本源的律动,都会在靠近‘球核’的几层板块中形成岩心流。每三个时辰一次小规模律动,每108个时辰一次大规模律动……”

    沈翀恍然。原来这就是大小岩心流的来历,难怪每次岩心流的威力都这么恐怖,也难怪越靠近‘球核’,岩心流的威力也越强。

    “大能者的实力何等强大,他瞬间判断出来,以这里的土之本源的强大,凡界中无任何生物,有这实力接近,更别说进入内部进行本源传承了。因此,他在此地专门以土神厚聚之名,设下了这个厚聚空间。只有土元体之人和九元纯体之人,才能进入厚聚空间。而一旦进入厚聚空间,并成功扛过一次小岩心流,就能成为厚聚空间的继承者,为的是有朝一日可以得到土之本源传承。在那之前,继承者就由空间使者全心全意的教授,安心在此锤炼身体,提高修为,直至飞升仙界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阿岩轻笑了一声:“忘了告诉你,我就是被大能者挑选出来,一直在此等待空间继承者出现的使者了。按照大能者的交待,接下去的日子,就由我来指导你修炼……”

    沈翀连忙打断道:“等等岩前辈。你刚才也说过,凡界无人能接近‘岩心球核’,既然接近都做不到,又有谁能得到本源传承呢?”

    阿岩笑着眯起了一双眼睛:“谁说一定要在凡界时接受本源传承的?要接近‘岩心球核’,至少身体坚韧程度要达到地仙中的巅峰。你难道不会在仙界修炼到地仙后期或者天仙前期,再返回此处接受本源传承吗?”

    沈翀愕然。

    仙人从弱到强分别是凡仙、金仙、地仙和天仙。

    普通人从开始修炼到飞升仙界。短则数千年,长则数万年。连飞升仙界都那么难了,还要在仙界修炼到地仙后期或者天仙前期,那又得多久!?

    另外,他还想到了其他问题:“还有,据说从仙界返回凡界十分困难,难道让继承者在仙界修炼个百十万年后,还得花大代价找‘穿越’幻技者送自己会凡界,只为了来接受本源传承!?”

    阿岩笑得有些得意:“大能者是什么人?他早就把这些想到前面去了。第一。拥有纯元体之人,本身修炼的速度就比普通人快,修炼到仙界的地仙后期,按照大能者说的,十万年以内达到者,已经算慢了。第二,这世上属性本源十分稀少珍贵,许多人可能修炼百万年也不一定能见到九大本源中的一种。就算运气好碰到了,见到之人也未必是纯元体。就算是纯元体之人见到了属性本源,可你说一个木元体的人,看到土之本源,那还不是干瞪眼吗?第三,这土之本源存在时间超亿年,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。就在这里等着人来取。你是土元体,又知道这里有很珍贵的土之本源在,到时就算专程跑回来一趟,难道不应该吗?第四,大能者实力通天。早就为继承者准备了一枚传送令牌,继承者可以带着这枚令牌飞升仙界,等实力够了,直接捏碎,便能打通一条返回凡界的通道,倒也省去了求‘穿越’幻技者帮忙的麻烦。”

    一番话,说的沈翀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按照阿岩和那位大能者所说,属性本源是十分珍贵的,普通修真者或许穷其一生,也未必能见到一处。

    自己修真不足二十年,已经见到了雷、木两大属性本源,还接受了本源传承,这次,竟然又让自己遇到了土之本源。

    以前天老虽然说过同样的话,可是当时沈翀并不怎么在意。

    现在对照起来,沈翀才发现自己的运气果然是好的不能再好的那种。

    同时,沈翀也发现了阿岩话语中的一些问题。

    首先,听阿岩所说,似乎他认定自己是土元体,其实,自己却是十分稀少的九元纯体。自己的体质,当初连宣芸,也是听过自己拥有九彩金丹后,才猜测到的。唯独天老,一眼便看出自己的体质特殊。这阿岩虽然实力强大,神秘莫测,估计也就在凡界中属于巅峰这种,眼光肯定不及宣芸和天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