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七章 秋猎(七)-《覆云乱煜》
第(2/3)页
众人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几分心照不宣的笑意。
萧煜那边的娘子军却是颇为庞大,既有同辈,也有晚辈,更有长辈,因为今晚王妃设宴的缘故,诸将的正室夫人和草原各台吉的正妃都纷纷列席,甚至还有带了女儿甚至是孙女的,其中有未经人事的姑娘,初为人妇的媳妇,也有儿女成年的一家主母,甚至是做了祖母的。即便是黄汉吉、申东赞和禄时行这三位老人,也是有老妻在那边的,委实是好大的一帮娘子军。女人多,自然是非也多,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,那边的戏却是没边了,所以萧煜说出来躲躲也不完全是无的放矢。这帮娘子军,就是包括萧煜在内,在座的几位加起来,也是不敢轻易招惹的。
徐林妻子早亡,这些年来没有再娶,看着在座诸人中,除了蓝玉,都是一副心有戚戚焉的神情,不由得想要开口调笑两句,却忽然想起自己的孙女怕是也在那边,倒是不好说话了,只能是将到嘴边的话语生生咽回去,变成了一声干咳。
只有蓝玉无牵无挂,算是局外人,开口将话题转移,谈起几天后的校兵,席间的尴尬气氛才少了几分。
说完校兵的诸般事宜之后,萧煜又谈起了改制,主要是西北五州上的地方改制,成立都指挥使司,简称都司,下设军屯,与按察司,布政司并称三司,一州政务以布政使为首,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从旁协助,同时,巡抚、总督、总兵官、提督总兵官不再常设。至于边军方面,并无改动,仍旧以都督为尊,下设都统、统领、都尉、校尉。
简单来说,萧煜的打算就是将地方军队与边军分开,有点类似于当年大楚时禁军和厢军的区别,地方军队以都指挥使为尊,若是有大战事,可再设总兵官,统领各路指挥使,只是这种军屯,虽然花费不大,但是兵卒战力也不算高,剿匪尚且可以,若是开战,就难免力不从心。
萧煜没指望用这些都指挥使司来打大战,主要还是补充各地守军军力,所以他不打算给这些都指挥使太大的权利,一州之都司人数定在两千五百人,五州加起来也不过是一万两千五百余人。每个都司下设经历司、断事司和司狱司,算是分了刑名之权。
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,这就是三位草原台吉的态度,不过是万余人的调动,在他们眼里实在不算什么。徐林和闽行那边却是不然,在他们看来,一个都指挥使当然不算什么,虽然与都督一般,同属正二品,但两者权柄相较,却是天壤之别。而且萧煜背后的意味也是不能不好好思量,都司虽然属于军伍,但却偏向于地方政务方面,兵权是否归在大都督府的名下还犹未可知。这还让徐林想起一件事,去年萧煜曾经有意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,只是因为诸将反对,才未能实行,近来萧煜动作频繁,都司之事是否就是为五军都督府之事的一次试探?
徐林猜的没错,这次的确是萧煜的一次试探。如今中都二十三万大军,萧煜有调兵之权,徐林的大都督府有统兵之权,虽说双方互相牵制,但萧煜却不能容忍自己对于军伍没有完全的掌控力,所以他才会不止一次地想要将大都督府拆解为五军都督府,实现军权的完全统一。同时萧煜又不想让军队与地方牵扯太深,养成藩镇之势,所以提出了都司之议,使边军成为职业军队,完全脱离地方,同时都司又不归属大都督府,进一步瓦解徐林在中都军中的巨大影响力。
先前,萧煜和蓝玉有过一番密议,萧煜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兵部有调兵之权,同时地方都司直属兵部,而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,并负责禁军边军的管理和训练。其中五军都督府分为中军、左军、右军、前军、后军都督府,各设左右都督,而大都督与总督、巡抚、总兵官、提督总兵官等官职不再常设,若有战事,可酌情在地方设置巡抚、总督、总兵官、提督总兵官,各路边军和禁军则临时添设大都督统领全军战事,同时大都督又有节制地方总兵和总督之权,实现短暂的全部军权实质统一。战事结束之后,再各归其职,如此一来,军伍再难形成藩镇之势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