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四章 国事-《覆云乱煜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适逢大雪天气,萧煜和徐振之分别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进庄子。庄子不到百户,一栋栋简单黄泥搭建的房子围成一处,周围是大片因为干旱已经荒芜的土地,好在距离这儿不远处便有一座官家的盐场,只要肯卖力气,庄户们还有一条活路。

    在庄子外面靠海的地方,有一座村塾,里面有个外地来的老书生。那位不知有没有功名在身的老书生前几年在庄子里落脚,便搭建了这座村塾,平日历便教孩子们读书,不收半文银钱,而且还管一顿晌饭,在附近名声很响,不少薄有积蓄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到这里,庄户们对于读书人多半是敬畏的,见这位读书人又是不爱银钱的,便愈发尊敬,称呼为老先生。

    不过这位老先生也有些古怪,有时候会突如其来地离开庄子一段时间,然后又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回来,通常当庄户们起床下地,便瞧见消失了许久的老先生又出现在村塾里。

    萧煜和徐振之走走停停,一路循着读书声走到村塾前,看到那个坐在椅上闭目听孩童们读书的老人。

    萧煜的目光落在老人身上,老人似有所觉,睁开眼与萧煜略微对视,却是没有搭理这两位雪中来客的意思,而是从椅上起身,又吩咐孩童们读新的段落。

    老人一手负于身后,一手拿书,专注静听读书声。

    徐振之想要说话,却被萧煜抬手制止,两人就这么撑伞立于雪中,一直等到孩童们下学,萧煜这才收起手中纸伞,拱手道:“在下萧煜,见过先生。”

    老者冷淡道:“西北王大驾光临,有何贵干?”

    萧煜开门见山道:“萧煜此来,是想问先生,您对萧某入东都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这位被拜为大郑太师的老人正是张载,比起孙世吾的太傅还要高出一筹,他没有急着回答萧煜,视线越过萧煜,落在徐振之的身上,嘴角微微勾起一抹讥讽,“原来天机阁仅存的两位大先生也投入西北王麾下了。”

    徐振之笑道:“怎么?就许儒门在萧烈身上下注,就不许我们天机阁襄助西北王?”

    张载没有说话,视线却是重新落回萧煜身上。

    细究起来,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名动天下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与萧烈如出一辙的面庞轮廓,眼神少了几分威严,多了几分凌厉,略薄的嘴唇抿起时,透露出几分刻薄寡恩之相。

    腰间佩剑,剑意隐隐如铁骑静肃,森然之气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这便是那位在战场上咄咄逼人的西北王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