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求-《覆云乱煜》
第(2/3)页
萧煜开始回忆王云生平,细细算起来,王云如今已经是一百六十岁高龄,活了将近三个甲子,哪怕是道宗中最高寿的玄尘也有所不及,真正是上一辈中的传奇人物。在修行一道上,他虽然出身儒家,但将儒释道三家融汇一体,自成一家,此乃立言。在庙堂上,王云能文能武,是少见的全能大儒,曾经平定南蛮之乱和宁王之乱,以文臣身份而封候,与张江陵在生前加封太师一样,终郑一朝,也仅此一人而已,此乃立功。至于为人,早有公论,无论是当时的英宗皇帝,还是佛道等诸多同辈之人,都盛赞其为两肩正气,轻自身之荣辱,重天下之太平,此乃立德。
立功、立德、立言三不朽,铸就了一个近乎圣人的守仁先生。
张江陵为大郑第一相,于立功而言,要高于王云,但无奈执着于权柄,于立德而言,白璧有瑕。在立言方面,与王云相较,更是天壤之别。
这样的人物,一言一行绝不会无的放矢。
萧煜忍不住重新思量了一遍,自己这次去道宗,是对是错?
另一边,王云沿着山路缓缓走下崂山,在半山腰迎客亭的地方,有一名老儒生早已等候多时,见到王云后,起身作揖道:“老师。”
王云摆了摆手道:“你也是古稀之年的人了,不必讲这些虚礼。”
老儒生摇头道:“师道尊严,礼不可废。”
王云笑了笑,道:“圣人言,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我活了两个古稀又多二十年,就不能从心所欲无所矩一回?”
老儒生直起身子,道:“老师,你去见西北王,结果如何?”
王云平淡道:“尚可。不过萧明光能否成为明主,还得再看看。”
老儒生皱了皱眉头,道:“说得不好听些,现在就是矮个里面拔将军,牧人起、萧烈、陆谦等人,早已成为定势,正所谓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,若想让他们改变,比改朝换代还要艰难,只有萧煜年纪尚轻,还有几分可能。”
王云摇头道:“有哪个开国之主是庸人?聪明人多自负,虽然萧煜年纪尚轻,但是以我观之,不能说刚愎自用,却也不算是虚心纳谏之主,你若真的看好萧煜,与其从他身上着手,倒不如在他儿子身上多用些心思。”
老儒生轻声道:“老师的意思是做帝王之师?!”
王云望向远方,悠悠道:“当年的张江陵便是帝王之师,也正因为这一层关系,他才能与李太后联手架空皇帝,把持朝政。不过可惜啊,张江陵还是太过急切了一些,欲速而不达,最后落得一个人亡政息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