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章:凡俗是真-《寰宇雷君》
第(3/3)页
雷老大一见,脸上挂不住了,开始不好意思起来。但是嘴上还是不服输:“哦,鸡都是你喂乖的,当然听你的喽。”雷落妈也没和他计较,冷冰冰地说:“哪个跟你鬼扯哦,雷落你快过来,一大早你跑哪里去了?快背上背篓出发了,别磨蹭了,你外公外婆该等急了。”
雷落笑说自己出去跑步了,匆匆啃过两个馒头,便背着背篓,和父母一道出门了。
雷落的外公外婆住在另外一个县,离雷皇村也有几十里山路好走,走到时,已是未时,自然是最后一个到的。
雷落的外婆有五女一男六个孩子,雷落妈排行老四,刚到门口,雷落的舅舅就迎了出来,接过雷老大手里的鸡公和雷落背上的背篓,对着雷落妈大喊着:“四姐啊,你们咋才到啊,搞快搞快就等你们开席了。”
一进门,那热闹繁忙的景象可以让人瞬间开心高兴起来。几位姨妈炒菜的炒菜,洗碗的洗碗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;姑爷们和几位表哥劈柴的劈柴,清扫的清扫,嘻嘻哈哈,热火朝天;几个孙子辈的小家伙正围着外公听故事……
雷落张开嘴巴开始不停地喊人打招呼,上到外婆外公,下到表哥表姐弟弟妹妹,几十个亲戚喊下来,竟是累得喘了一口粗气。正准备喝口茶缓缓神,却听得一声炸响,正在洗碗的三姨,被吓得惊叫一声,手里的一个大碗“哐当”落到地上,摔了个粉碎。
定睛一看,原来是大姨的孙子,雷落的大侄儿调皮,丢了一个炮仗到洗碗的大盆子里,盆子被炸了一个窟窿,水流了一地,三姨的碗也摔了个稀巴烂,那小家伙见奸计得逞,乐得哈哈大笑,做了个鬼脸就往屋外跑。
侄儿的父亲,也就是雷落的大表哥,见此情景,气不打一处来,大过年的,儿子如此调皮,不收拾是不行的,提着劈柴的斧子就追了过去,看了阵仗非要把那小子往死里揍……不多时,便听见大侄儿哇啦哇啦地哭声伴随着一阵凄惨的告饶声传来:“爸,我错了嘛,你饶我一回嘛,救命啊,妈,救我啊……”再过一会儿,大侄儿便擦着眼泪,埋着头走了进来,对着三姨说:“姑婆,我错了嘛,我帮你洗碗嘛。”三姨笑骂道:“你个鬼娃娃,别添乱就行了,出去耍,外面去耍。”大侄儿如获大赦,一溜烟跑了。
嘻嘻哈哈,热热闹闹,开开心心,一大家人便在这和谐美好的氛围中,吃起了团圆饭。冬天的暖阳洒在身上,亲人的话儿印入心底,不由让人感叹人生是如此的美好。吃过饭,雷落便去外公房里找本书来看。
如果说羽老是雷落他们雷皇村的“文化人”的话,那雷落的外公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学究。雷落的外公和玄青老师一样,曾在私塾教过书,后来给一个将军当文书,告老还乡后,在县衙里编纂地方史,算得上真正的文化人。外公家里的藏书,饶是雷落跟着玄青学了那么久,依然好多雷落都没听过名字,每次进这个书房,摸着这些泛黄的线装书,雷落都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渺小,学问一途,当真无涯。
外公一生没有多少积蓄,真正的财富,就是这一屋子的书。雷落的外公极为爱书,每本书都用牛皮纸包了一层,放在二楼的书房里。书房一般是不允许谁进去的。一大家人,除开雷落和两位表哥一个表弟,其它人还真没进去过。雷落妈闺中未嫁时,还能借着打扫卫生的借口进去看看,但是嫁给雷老大后,就再也没有进去的机会了。
雷落的指尖在一排排的书籍间滑动,这些传承千百年的智慧,可都是古人呕心沥血的结晶,或许一本书就够后世之人研究一生,而且同样的一本书,不同的人却有着千差万别的理解。书中太多的哲理思想,处世哲学,比之于现在,有过之而无不及,古人的智慧,当真不可按常理揣度。
《易经》,雷落居然在外公的书房里发现了这本书。抽出来看了几页,却是看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。别说看懂,太多的字连音都读不出来,无奈的摇摇头,又放了回去。雷落想,外公读《易经》和羽老读《易经》应该是截然不同的读法,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,读者取之一瓢,就该足够了吧。而雷落在羽老的引诱和逼迫下学的那点东西,就更是皮毛了。
指尖滑过,停留在一本书上,薄薄的看起来没有多少页,但是却有魔力一般吸引着雷落。雷落未看见书的名字,更不知道它的内容,甚至雷落敢肯定,上几次来书房看书,根本就没有留意过这一本,但是,这一次,这本书就像有魔力一般,把雷落吸引住了。
这是本线装老书,翻开封面的牛皮纸,发现书早已残破不堪:书页又黄又脆,一不小心,就会有许多腐纸屑掉下来;后面的几十页已经没有了,而封面却保存完好,看样子似乎是一本书被从中分成了两半,这是其中的一半。雷落耐心地分辨着书上的字,发现这书不是拓印,不是刻印,更不是码字印刷的,而是用毛笔一字一字写成的。写得不是十分工整,内容五花八门,倒是像一个人的随身日记。
雷落试着去书上找找有没有作者的名字,哪里找得到半点信息,只是在封面的左下角有个两个篆书小字:西涯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