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六章得失-《金圣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完颜璟听后,也点头赞同移刺履所说。

    两个国家官方交易起来金国明显是吃亏的。

    至于民间走私,两个国家的边境线那么长,根本禁止不了。

    民间走私来说,金国是占便宜的一方,这与两国的政治体制有关系。

    像宋国他的政治体制是士绅联合自治。

    跟后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,政府对民间的掌控不强,全凭士绅配合。

    但士绅这一群体就跟资本家商人一样,个人利益大于国家利益。

    士绅向金国走私粮食等国家重要物资,宋国政府根本管不住,对这些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    尤其是南方的米,米在南方因为大规模量产,在本地价钱不高。

    但如果贩卖到金国北方地区,便会从多数物品变成少数物品,价钱自然就高了上去。

    南方士绅贩米到北方得到的利益,比在南方本地贩米得到的利益大。

    这也是南宋走私屡禁不绝的原因。

    至于说很多士绅将米贩卖到了北方金国,而导致南方自己民众吃不到饭,会不会饿死,这就不关这群士绅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一群泥腿子而已,饿死了没关系。

    北方的金国却恰恰相反,金国的政府力量比士绅力量大得多。

    靠近边境线地区的小规模贩卖还有可能挡不住。

    但想要大规模的走私贩卖那根本不可能。

    就像马匹一样,一两匹你还能偷偷摸摸的运送过去。

    但上百匹战马的话根本不可能,马匹一多运送的人也就多了,吃喝拉撒什么的,根本不是走山路就可以运送过去的。

    那就只能走大路官道,走私上百匹马,只要不是瞎子人都能看到。

    不是官方组织的,那就是走私,肯定会被打掉。

    金国的士绅又不像宋国的士绅权利那么大,想让金国官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他们根本没那个能力做到。

    这也是完颜璟不想与宋国商谈的原因,官方交易金国吃亏,走私交易南宋吃亏,双方根本就没有谈得拢的可能。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第(3/3)页